寒露|風露浸秋色 天寒且添衣
發布時間 : 2023-10-08 16:14:54 關(guan) 注:740
寒露,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七個(ge) 節氣,秋季的第五個(ge) 節氣。寒露節氣後,晝漸短,夜漸長,日照減少。熱氣退,寒氣增,晝夜溫差較大。 寒露是陽氣入裏收斂的節氣。這時天氣轉涼,露水多,體(ti) 感上冷感增加,此時“陽殺陰藏”,萬(wan) 物收降,雨水漸少,天氣變得很幹燥,屬於(yu) “燥邪”當令。在這個(ge) “寒冷中轉時”,我們(men) 要格外注意養(yang) 生和保健。
寒露保暖:護三處
寒露時節很容易感冒,慢性支氣管炎、哮喘等肺係疾病容易複發,因此寒露之後特別注意保暖,適時添加衣服,厚薄搭配。
1.多穿衣,護腹部
進入秋季以後,上腹受涼容易引起胃部不適,甚至疼痛;下腹受涼對女性傷(shang) 害大,容易誘發痛經和月經不調等,保護柔弱的腹部也是保暖的首要條件。晚上睡覺的時候也要格外注意,不可繼續延續夏季的慣性,要蓋好被子,尤其不要露出腹部。
2.多泡腳,護足部
腳是人的第二心髒,同時,足部的脂肪層很薄,保溫性能差,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。因此,足部保暖格外重要。寒露過後,可以睡前用熱水泡腳。熱水泡腳除了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,還能使血管擴張、血流加快,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(yang) ,並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,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。
3.多運動,護關(guan) 節
很多人並不注重關(guan) 節健康,在秋冬季節仍穿短裙或者露膝的短褲,其實這是對膝關(guan) 節的一種傷(shang) 害。由於(yu) 關(guan) 節周圍的末梢神經對溫度和氣壓變化特別敏感,因此受涼以後,會(hui) 導致周圍的血液循環變差,局部毛細血管和組織發生了變化,釋放出一些炎性物質,出現紅腫、疼痛等症狀,進而引發關(guan) 節炎。因此天冷之後我們(men) 要注意多運動,保持膝關(guan) 節溫度,不輕易露出膝關(guan) 節,保護關(guan) 節,也是為(wei) 未來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底子。
寒露養(yang) 生:三注意
1.精神調養(yang)
秋季由於(yu) 氣候漸冷,日照減少,風起葉落,時常會(hui) 引起人們(men) 傷(shang) 感的憂鬱心情。保持良好心態,去開闊的地方旅行、放鬆心情也是極好的選擇。結合適量的運動也可以輔助我們(men) 在蕭瑟的秋季保持良好的心情。運動不單單是可以為(wei) 我們(men) 的身體(ti) 調養(yang) 肺氣,提高肺髒器官的功能以及身體(ti) 的抵禦能力。
2.朝鹽晚蜜
在秋天,秋燥是讓人煩惱的一件事。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就是:“朝朝鹽水,晚晚蜜湯”。秋日皮膚越來越幹燥,不要以為(wei) 隻要多喝水,就可以補充水分。光喝白開水,水分反而易流失。不過,如果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,情況就大不同了,這種方法,與(yu) 補充生理鹽水是一個(ge) 道理。
白天喝點鹽水,晚上則要喝點蜜水,蜂蜜對神經衰弱、高血壓、冠狀動脈硬化、肺病等,均有療效。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,還可以起到潤肺、養(yang) 肺的作用。除此之外,為(wei) 了預防“涼燥”,秋梨也是此時節最提倡吃的水果。中醫認為(wei) 梨性涼味甘,有生津潤燥、清熱化痰的功效,對於(yu) 燥邪猖獗的秋季來說,是去燥的最佳選擇。在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、熏烤等食品
3. 起居調養(yang)
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中說:“秋三月,早臥早起,與(yu) 雞俱興(xing) ”。寒露之後晝短夜長,自然界中的“陽氣”開始收斂,此時便是人們(men) 保養(yang) 陽氣之時。因此,人們(men) 的起居時間也應當做相應調整。早睡可順應陽氣收斂,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,秋季養(yang) 生就要做到“早睡早起”。為(wei) 避免血栓的形成,應順應節氣,分時調養(yang) ,確保健康。
- 朋友圈
- 微信好友
- 微博